什么是“五險一金”?
發(fā)布日期:2019-03-05
來源:本站
字體【
大 中 小】
什么是“五險一金”?
社會保險是根據(jù)立法,由勞動者和勞動者所在的工作單位或社區(qū)以及國家三方面共同籌資,幫助勞動者及其親屬在遭遇年老、疾病、工傷、生育、失業(yè)等風險時,防止收入的中斷、減少和喪失,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的社會保障制度。
一、社會保險的概念包括了4層含義:
1、參加社會保險制度的成員資格是通過立法確定的,也就是說,在立法指定范圍內的每一個勞動者都必須參加社會保險。因此,社會保險帶有一定的立法強制性。
2、社會保險強調個人繳費。這種捐款在形式上與商業(yè)保險的保險費有某些相似之處,但是,社會保險的繳費是完全建立在自助自保和互助互濟基礎上的。參加社會保險制度的勞動者通過繳費,獲得成員資格,因此有“先盡義務,后享權利”一說。同時,這種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指的是機會上的均等,在遭遇法定范圍內的各種風險時,參加社會保險制度的成員都可得到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津貼。
3、社會保險強調勞動者、勞動者所在工作單位以及國家三方共同籌資。體現(xiàn)了國家和社會對勞動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責任。勞動者所在工作單位的繳費,使社會保險資金來源避免了單一渠道,增加了社會保險制度本身的保險系數(shù)。而國家的參與,更使社會保險制度有了強大的后盾。
4、社會保險的"保險"具有積極預防的含義,對法定范圍之內的風險起到了未雨綢繆的作用,使參加社會保險制度的成員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從而體現(xiàn)了社會保障的穩(wěn)定機制的作用。
二、“五險一金”的具體內容
“五險”即為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一金即為住房公積金。對職工而言“一金”就是“住房公積金”。
“五險一金”單位和個人的承擔比例如下:
1、養(yǎng)老保險:個人承擔8%,單位根據(jù)各地不同情況,一般20%~25%。
2、醫(yī)療保險:個人承擔2%,單位根據(jù)各地不同情況,一般9.5%.
3、工傷保險:個人不承擔,單位根據(jù)各地行業(yè)確定,一般0.4~0.7%.
4、生育保險:個人不承擔,單位承擔0.6%。
5、失業(yè)保險:個人承擔1%,單位承擔2%。
6、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由具體單位和個人各承擔50%,這是按照個人全年平均工資計算的。同時國家規(guī)定的是:住房公積金不低于工資的10%,效益好的單位可以高些,職工和單位各承擔50%。
其中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和失業(yè)保險,這3種險是由企業(yè)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yè)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另外,要注意的是,“五險”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以北京市 2006年社會平均工資3008元為例計算,“五險一金”的繳費比例如下:
福利項目 |
社平基數(shù)* |
企業(yè)繳費 |
個人繳費 |
繳費比例 |
繳費金額 |
繳費比例 |
繳費金額 |
養(yǎng)老保險 |
3008 |
20% |
601.60 |
8% |
240.64 |
失業(yè)保險 |
3008 |
1.5% |
45.12 |
0.5% |
15.04 |
醫(yī)療保險 |
3008 |
10% |
300.80 |
2.%+3元 |
63.16 |
工傷保險 |
3008 |
1.% * |
27.34 |
— |
— |
生育保險 |
3008 |
0.8% * |
24.06 |
— |
— |
住房公積金 |
3008 |
8% * |
241.00 |
8% |
241.00 |
總計 |
企業(yè)繳費總計 |
1,242.66 |
個人繳費總計 |
55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