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 id="0ykgn"></li>

    教研成果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研成果 > 正文
    2018年《廣東技工教育研究》優(yōu)秀論文評選一等獎: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的實踐探索
    發(fā)布日期:2020-06-09 來源:河源技師學院 字體【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的實踐探索

    梁芙蓉

    摘要:工匠精神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本文從中職語文教學滲透工匠精神的必要性、緊迫性、可行性著手,通過在閱讀欣賞中了解工匠精神,在寫作練習中提升工匠意識,在綜合實踐中踐行工匠精神三個方面來探討如何將中職語文教學與工匠精神進行融合,并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模式對學生工匠精神的踐行給予積極回應,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為社會培養(yǎng)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專業(yè)技能人才貢獻力量。

    關鍵詞:工匠精神中職語文精益求精綜合實踐

    Abstract: Craftsmanship is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necessity, urgency and feasibility of infiltrating craftsmanship into Chines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explores how to apply it from three aspects: understanding craftsmanship in reading and appreciation, promoting craftsmanship in writing exercises and practicing craftsmanship in comprehensive practice. Literature teaching and craftsmanship are integrated, and students'craftsmanship is actively responded to through a variety of evaluation models,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and contribute to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ce and meticulous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craftsman spirit, secondary vocational language refinement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ce

    2016年,李克強總理強調,“鼓勵企業(yè)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chuàng)品牌”,“工匠精神”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謂“工匠精神”,是職業(yè)道德、職業(yè)能力、職業(yè)品質的體現(xiàn),是一種追求極致、精益求精、極度注重細節(jié)的精神。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工匠精神勢在必行。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一)語文教學滲透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近年來,中國制造業(yè)發(fā)展迅速,當前“中國制造”正處在一個向高端制造業(yè)轉型升級的重要歷史階段,現(xiàn)在的制造業(yè)不再一味追求大而全,而更注重特而精,精而優(yōu)。要實現(xiàn)“轉型升級”,既依賴于科技的不斷進步,也需要依賴高素質的技工人才,而一支高素質的技工隊伍,離不開“工匠精神”的武裝。重視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傳承,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語文教學作為中職院校的必修課,必然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契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

    (二)語文教學滲透工匠精神的緊迫性。

    中職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是“以就業(yè)為導向”,故為社會培養(yǎng)具有良好職業(yè)道德、精湛職業(yè)技術、優(yōu)秀文化素養(yǎng)的高技能人才是中職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然而隨著近年來國家對職業(yè)教育的重視支持以及國家助學政策的影響,中職院校招生規(guī)模擴大,生源的整體素質有所下降,中職學生普遍缺乏明確的人生定位和職業(yè)理想,職業(yè)素養(yǎng)如人際交往、團隊合作等能力有待加強,“工匠精神”更是欠缺。據對筆者所在院校的公共教育系近年畢業(yè)生工匠精神現(xiàn)狀進行抽樣調查,發(fā)現(xiàn)畢業(yè)生對工匠精神的認知很少,能在崗位上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學生少之又少,愿意在基層崗位上堅守本職工作的學生只占了三分之一,大部分畢業(yè)生缺乏恒心和毅力,一年內換了兩次以上工作的學生占了62%;對于職業(yè)的意義,71%的學生認為工作是謀生的手段,而不是獲得幸福感的一種途徑。如此等等,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職業(yè)精神現(xiàn)狀不利于學生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不符合企業(yè)對人才的需求。《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語文教學要進行思想教育……著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這意味著通過語文教學來改變學生的精神面貌,幫助學生培養(yǎng)工匠精神是語文教學刻不容緩的任務。

    (三)語文教學滲透工匠精神的可行性。

    在2009年版《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對語文課程性質作了明確規(guī)定:“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載體。語文課程是中等職業(yè)學校各類學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礎課。語文教學對于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對于學生學好各科知識,形成綜合職業(yè)能力、創(chuàng)業(yè)能力,以及繼續(xù)學習和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庇纱丝梢姡Z文課程性質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語文體現(xiàn)的是一種人文教育,思想教育。

    中職學生是一群心理和生理逐漸趨向成熟的群體,他們大多處在十四至十八歲的年齡段,可塑性極強,正是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對于中職生缺乏職業(yè)素養(yǎng)、欠缺工匠精神的現(xiàn)狀,我們大可從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出發(fā),深入挖掘語文課程的內涵,有計劃、有目標地對中職學生進行職業(yè)精神培養(yǎng),針對企業(yè)和社會對人才的素質需求,幫助學生完成職業(yè)角色轉換,讓學生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實現(xiàn)人生價值。

    二、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的途徑

    改變一個人的職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人的一種精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日積月累的滲透和熏陶,而語文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如何向學生滲透工匠精神,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實踐探索。

    (一)在閱讀欣賞中了解工匠精神

    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閱讀是基礎的基礎。要讓學生學好語文,閱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常說,一個人的氣質里,藏著她讀過的書??梢婇喿x對改變一個人的精神面貌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要了解工匠精神,自然少不了閱讀。

    1.通過文本閱讀認識工匠精神。

    對于“工匠精神”的內涵,不同的人有著不完全一致的解讀。如有學者提出“五質說”,將“工匠精神”的內涵概括為五種精神特質:尊師重教的師道精神,一絲不茍的制造精神,求福立德、精益求精的職業(yè)精神及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也有學者將“工匠精神”概括為三個字:專、嚴、精;不管是哪一種解讀,對學生而言都是抽象的。如何把抽象的精神內涵直觀地讓學生了解,便需要依靠閱讀的力量。由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全國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通用教材第六版語文(上冊)一書中,就有不少的文章生動細致地描寫了工匠精神。如《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中,就深入地刻畫了居里夫人終其一生所體現(xiàn)的堅定執(zhí)著的信念、獻身科學事業(yè)的工匠精神;《那一年,面包飄香》一文中,通過面包師傅成長、創(chuàng)業(yè)的經歷告訴學生:擁有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哪怕只有一技隨身,也能贏得社會的尊重,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庖丁解?!芬晃母悄軒椭鷮W生在工匠精神的淵源中探尋工匠精神的精髓。著名廚師庖丁解牛過程的專注嚴謹,對解牛技術的精益求精,無不印證著“工匠精神在中國古已有之”的觀點。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這些文章的閱讀,可以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工匠精神不是“假大空”,對于現(xiàn)代的我們,“工匠精神”是一種傳承,它實實在在地存在于優(yōu)秀的勞動者身上,并能助人走向成功,走向卓越。

    另外,為了更好地通過閱讀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教師可以針對性地給學生介紹一些課外讀本,如沃爾特·艾薩克森的《喬布斯傳》,他的故事充滿了創(chuàng)新、個性、追求極致的教育意義。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網絡的便利去搜索馬云、俞敏鴻等成功企業(yè)家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讓學生通過閱讀現(xiàn)代成功人士的經歷,更深入地了解“專、嚴、精”的工匠精神之于職場的重要性。

    2.通過形象剖析領悟工匠精神

    在中職語文教材中,不乏敬業(yè)、樂業(yè)的文本。為了更深入地使學生理解工匠精神的實質,教師可以通過細致的人物分析,來幫助學生在心里悄悄地種下“工匠精神”的種子。筆者在講到《跨越百年的美麗》里居里夫人這一形象時,便通過文中各種細節(jié)來引導學生共同剖析居里夫人的職業(yè)精神。如“居里夫人提出一個新問題,其他物質有沒有放射性?物質世界里是不是還有另一塊全新的領域?”是體現(xiàn)了她的創(chuàng)新精神;“別人摸瓜她尋藤,別人摘葉她問根”是體現(xiàn)了她的鉆研精神;“經過三年又九個月,他們在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了0.1克鐳”是體現(xiàn)了她的堅持不懈。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耐心、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在一篇篇文章中,在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身上體會工匠精神,這樣,在學生心中拋下的“工匠精神”的種子才會深埋“土壤”,生根發(fā)芽。

    (二)在寫作練習中提升工匠意識

    中職學校的教學目標很明確,就是培養(yǎng)一批有過硬技術、有優(yōu)良職業(yè)道德的技能型人才。在這一培養(yǎng)過程中,不可忽視作文教學對于學生人格培養(yǎng)的作用。文如其人,文品如人品,作文是一個人最具個性化、最直接的情感表達和素質體現(xiàn),因此中職語文教學可以通過寫作練習來提升學生的工匠意識。

    寫作練習重在細節(jié),一篇好的文章,以生活細節(jié)為鋪墊,以思想細節(jié)為源泉,最后通過寫作細節(jié)將心中所思所想述于紙上。教師通過同學的文章,可以窺見同學的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工匠意識,語文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命題,引導學生社會化發(fā)展。教師可以設計《三年后的我》《生活教會我的那些事》《暑假實習感悟》等命題,來引導學生思考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系,思考職業(yè)規(guī)劃的重要性,思考職業(yè)素質對于自身的意義。教師可通過學生完成的文章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業(yè)觀,引導學生在寫作中認識生活,在生活中體會工匠意識,守護自己的精神家園。

    與此同時,創(chuàng)作好的文章,離不開反復的修改。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才有了《紅樓夢》的問世,正是他精益求精,追求極致,才使《紅樓夢》成為了經典。而同學們想要寫出好的文章,同樣需要用耐心、恒心對一篇文章進行反復修改,反復雕琢,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對學生耐性和毅力的磨練,是對精益求精習慣的養(yǎng)成,寫作是提升工匠意識的一種很有效的方式。

    (三)在綜合實踐中踐行工匠精神

    在新版語文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設置了綜合實踐的模塊,這些模塊通過應用文寫作、口語表達、活動展示等方式來指導學生完成某一項任務。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借助綜合實踐模塊,讓學生踐行工匠精神。例如“草根舞臺秀風采——策劃一場文藝晚會”這一活動實踐,需要同學們通過清晰的口語表達來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交流,活動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需要同學們反復斟酌,在設計的細微處的下功夫,并通過團隊合作把各個環(huán)節(jié)銜接起來。一場活動踐行下來,需要學生花費時間和精力,認真查閱資料,反復討論,一絲不茍,不斷改進計劃,這些素養(yǎng)都符合現(xiàn)代企業(yè)對人才的要求。綜合實踐活動,既檢驗了學生對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把握,學以致用,又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職業(yè)精神,使工匠精神最直接地融入學習生活,并慚慚變成習慣。對學生而言,這是對工匠精神最好的傳承。

    三、通過評價模式多元化更好傳承工匠精神

    為了更好地傳承工匠精神,中職語文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認識、踐行工匠精神,更要制訂多元的課程評價模式,對學生工匠精神的踐行給予積極回應。如閱讀一本好書、撰寫一篇文章、組織一次活動、參與一場辯論,都可以成為考核的依據。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模式,積極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感知工匠精神,使學生認識到工匠精神不是空談。學生在學習中不斷踐行工匠精神,職業(yè)素養(yǎng)就能不斷得到完善,工匠精神必將融入學生的靈魂。

    四、結語

    工匠精神是匠人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畢生追求,是訓練有素、孜孜不倦的職業(yè)態(tài)度。工匠精神傳達的是樂趣和熱情、堅強和不懈、追求和創(chuàng)新。在新時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是時代的呼喚,中職語文教學只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教學中,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出適應時代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柴文楷.在中職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工匠精神[J].文學教育,2018(07)

    [2]潘俐玲.中職語文教學中工匠精神滲透的路徑初探[J].新課程研究,2018(05)

    [3]蘆芳平.工匠精神背景下中職語文作文能力提升對健全學生人格的思考與實踐[J].人才培養(yǎng),2017(06)

    [4]蔡稀.談與時俱進的中職語文教學與時代主旋律之融合——將“工匠精神”融會貫通于中職語文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7(11)

     


    一本伊人无码视频,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片软件,亚洲 激情 在线,久久97超碰色中文字幕东京
    1. <li id="0ykgn"></li>